上世纪90年代末,中国机械制造业处于起步阶段,国产设备以模仿国外设备为主,工艺简单,中高端设备基本源于国外。当时,继电器逻辑已在业内普及,以PLC作为控制器算是“”,而贝加莱的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(PCC),具有语言编程能力、回路调节、复杂算法设计,还能处理高速时间任务、集成运动控制功能。现实却浇下一盆冷水,甚至有用户说,“你们这样的产品是没有市场的,因为PLC足够了”、“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几近饱和,贝加莱在中国市场的机会很渺茫了”。
然而,先进的产品并非没有市场。由于贝加莱PCC具有一个非常特殊的TPU功能,专门用于时间任务处理,可以实现极高的采样速度与精度,例如:门电路测量、上升沿、测频、测幅、动态脉宽调制等对时间要求极高的任务。这对于变电站来说就是福音,亦让电力科学研究院找到了合适的合作伙伴。贝加莱很快获得来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项目。
虽然获得了点上突破,肖维荣博士却陷入沉思,单纯靠产品销售并不能迅速拓展中国市场,只有结合贝加莱先进的技术、可靠的产品与以往积累的丰富经验走“行业路线”、“方案营销”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与青睐。于是,肖维荣博士与他的团队为贝加莱(中国)未来发展开了一张本土“药方”:
1. 针对众多竞争对手早已先于贝加莱进入中国的优势,以贝加莱欧美的业绩与经验为金钥匙,开拓中国市场;
2. 欧洲为客户提供培训、支持及客制化产品研发的营销模式并不适用于中国,方案供应商才是贝加莱(中国)的正确选择;
3. 除了脚踏实地的努力之外,别无选择。
站在20年后的今天再回顾这段历史,当时还不成熟的中国自动化市场倒逼贝加莱(中国)提前设定了更为成熟、更具前瞻性的前行路径,而与之紧密相伴的用户以实际行动为贝加莱(中国)的战略定位点赞——今天大量的无人值守变电站仍然采用来自贝加莱的技术,而这只是贝加莱(中国)众多成功案例中的一个缩影。




